摘要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央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方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之一是土地流转,然而近几年我国的土地流转增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首先,在对蒙阴县和诸城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发现两个县(市)土地流转面积和农户流转意愿下降的原因截然不同,蒙阴县土地流转下降是因为通过前期土地流转,大部分农户均达到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数量,而诸城市土地流转下降是由于粮食生产过程的外包所导致。将农户分为粮农和非粮农,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类农户通过对劳动力资源在农业领域和非农领域的配置均达到了限定性条件的农户收益最大化,从而进一步固化了土地流转的下降乃至土地流转的停滞。最后,提出了促进土地流转发展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不能操之过急,可以通过先行者农户获得高收益产生显著的示范效应,引领其他农户跟进,最终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等对策建议。
作者
孙云奋
朱红霞
SUN YUN-fen;ZHU Hong-xia
出处
《临沂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27-136,共10页
Journal of Linyi University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6CJJJ30)。
作者简介
孙云奋(1970—),男,山东蒙阴人,临沂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农业经济;朱红霞(1972—),女,临沂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