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乡村振兴背景下“太行山精神”的时代定位与作用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孕育起来的“太行山精神”是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太行山精神”具有推进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提供强农富民新路子、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转化度的时代作用。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对“太行山精神”的时代内涵以及时代定位进行重新诠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新时期,“太行山精神”要紧紧跟随“三农”发展方向、增强文化认同、树立创新意识,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王欣瑜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17期104-106,179,共4页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基金 河北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项目:基于“太行山道路”的创新团队建设研究(KY2021114)。
作者简介 王欣瑜(1997-),女,河北沧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32

  • 1谢帆,徐敏云,翟广运,郭洪生.“太行山道路”与大学精神[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7(2):24-26. 被引量:11
  • 2张应强.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为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而作[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7):11-26. 被引量:105
  • 3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料:第1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871.
  • 4郝元溥直隶农业专门学校成绩报告[M].保定:保定印书馆,1917:1-2.
  • 5张增栓,太行山道路的实质[J].科技与效益,1998(1):27-29.
  • 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4(1).
  • 7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
  • 8何茂莉.传承与现代一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大学精神[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310-315.
  • 9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 10河北农业大学校史编写组.河北农业大学校史(1902-2002)[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29-32.

共引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