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展览的“形式悖论”出发,通过对展览史上三段“另类”书写的重新评估,针对“艺术家作为策展人”“形式即形成的展示”和“作为破坏性活动的策展”等问题,探讨艺术家作为设计者的展览、以放弃艺术为名的展示活动和跨越展览边界的可能假设,对于撼动“策—展—览”三方在语义、形式、主体性与能动性方面的固着与僵化具有重要意义。“形式悖论”生发了展览在类型学和定义方面进一步发展的潜能,“策展性”概念的提出则促成了一种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相结合的知识生产,为策展人和艺术家提供了可不断探索且无法预测的方向。同时,“策展性”以“历史书写”作为驱动和辩证批判,为当代展览的续写提供了诸多借鉴与可能。
出处
《艺术评论》
CSSCI
2023年第9期118-130,共13页
Arts Criticism
作者简介
潘靖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