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及范式转变 被引量: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范式正处于转型关键节点,当下突出存在两大典型误区,一是将“智力超常”“成绩优异”的学生狭地等同于创新人才,二是强调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层层选拔、集中培养”。对此,应树立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价值观:对于“培养谁”,应坚持创新面向人人,尊重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对于“培养什么”,创新需要责任担当,应重视与创新相关的社会情感因素;对于“怎么培养”,应全面落实因材施教,从“掐尖”逐步转向“普育”,构建能够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培养体系,用“多把尺子”推进评价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冒尖”渠道。基于此提出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四点对策建议。
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0-33,共4页 People's Education
作者简介 刘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董瑶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刘启蒙,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海淀100875)。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02

引证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