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世纪中下叶我国大管音乐创作评述

A Review of the Bassoon Music Composi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大管最早产生并应用于17世纪的意大利音乐之中,鸦片战争后直至20世纪早期,中西文化的碰撞,致使大量外来西方乐器进入中国,大管随之而来,并在此过程中,逐渐与我国音乐元素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大管音乐。在我国诞生的第一部大管音乐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此为起点,以时间为序,对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大管音乐在我国的创作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而分析出创作萌芽期、创作探索期、创作兴盛期、创作新生期四个阶段。从不同大管乐曲的创作背景、创作特性分析作品,并结合演奏实践,就大管音乐改编现象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述,以求对这一时期的大管音乐有更加学术性的思考与研究。
作者 杨光 Yang Guang
机构地区 浙江音乐学院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8-126,共9页 Jiaoxiang-Journal of 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金 2022年第二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浙江省省级一流课程《器乐演奏(大管)》。
作者简介 杨光(1988-),男,浙江音乐学院大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弦系艺术实践教研室副主任。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4

  • 1蒋小风.能在大管上演奏和弦的人——记中央乐团大管演奏家刘奇[J].人民音乐,1986(1):13-15. 被引量:3
  • 2ChristianDavidson.巴松哨片的调整[Z].徐延辉编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1dSdc0100xajv.html.
  • 3卢呖:《刘奇:一吹就是半个世纪》,《音乐周报》,2015年3月25日.
  • 4景作人:《他是中国大管乐艺术的-面旗帜--专访中国大管学会会长、著名大管演奏家刘奇》.中国管乐网:http://www.cnbrass.com/knowlege/859.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