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研究硝化抑制剂包膜尿素施入3种质地的石灰性土壤后铵、硝含量动态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明确其对石灰性土壤氮转化及生物学活性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施用尿素(U)和抑制剂包膜尿素(CPCU)3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尿素与沙、壤、黏3种质地的石灰性土壤以500 mg(N)/kg(干土)混施后在32 d内基本完成硝化作用;同等含氮量的抑制剂包膜尿素与以上3种质地土壤混施后硝化时间延长至64 d,且土壤铵态氮(NH_(4)^(+)-N)含量明显高于尿素处理,硝化抑制率达74.02%~75.96%,不同质地土壤的硝化抑制作用表现为黏土>壤土>沙土,但差异不明显。施用尿素增加了土壤氮转化相关酶的活性,施用抑制剂包膜尿素则降低了部分处理的土壤蛋白酶、脲酶及羟胺还原酶活性,提高了土壤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土壤铵、硝态氮含量与土壤氮转化相关酶活性存在一定的关联,其中,铵态氮含量与蛋白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硝态氮含量与蛋白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土壤铵、硝态氮含量与土壤羟胺还原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与土壤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抑制剂包膜尿素的施用抑制了石灰性土壤的硝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蛋白酶和脲酶活性,从而间接抑制了有机氮矿化和尿素水解,提高了土壤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从而减少氮淋失。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31-238,共8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2067021)
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编号:RCZK201927)。
作者简介
胡丹(1996-),女,新疆塔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肥力调控研究。E-mail:1478751139@qq.com;通信作者:刘涛,博士,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土壤养分循环与微生物调控研究。E-mail:liutao2002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