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德占时期青岛女子学校创办的历史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德国租占胶州湾时期,殖民当局为扩大德意志帝国影响力,将文化和教育政策作为其稳定殖民统治的重要手段,青岛女子学校应运而生。该时期的女子学校种类齐全、教学内容上中西融合、宗教氛围浓厚、教育经费渠道多元,教师和学生来源较为稳定。女子学校创办之初虽为殖民目的,被宗教裹挟,但鼓励了女性读书识字、修身养性,使得不少女性习得文化知识与生存技能,走出家门进而步入社会,青岛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客观上促进了山东教育的近代化。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第12期62-66,共5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作者简介 周小粒(1963-),女,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三级教授,研究方向: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史、教育史、文化史以及英国移民与族裔政策;单玉菲(2000-),女,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世界史在读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31

  • 1刘杰.浅谈中国近现代的女子留学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3):57-61. 被引量:6
  • 2李永贤,王敬红.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及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1):84-89. 被引量:8
  • 3胡桂成,何永华.教会女校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1):39-41. 被引量:1
  • 4袁荣叟.胶澳志[M].胶澳商埠局,1928..
  • 5鲁海.卫礼贤在青岛[A].孙立新,蒋锐主编.东西方之间--中外学者论卫礼贤[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66-77.
  • 6Richard Wilhelm.Die Seele Chinas[M].Berlin,1926.
  • 7孙立新 孙虹.帝国主义时代的中德'合作'.北大德国研究,2005,(1):88-104.
  • 8[德]余凯思(Klaus Muehlhahn).《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孙立新译,刘新利校,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 9孙立新,胡新晶.《西方帝国主义理论面面观》,载徐祥民主编.《海大法学评论》(2003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2-98页.
  • 10褚承志.《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J].山东文献,:47-47.

共引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