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挖掘林下三七地上部分的利用价值,给提高三七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提供新思路,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法分析了林下三七的果实、叶片、根三个部位的生物碱类成分。结果表明,林下三七果实、叶片和根共检测到5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但各部位总含量不相同,果实>叶片>根;多元统计分析发现果实与根、叶片与根成分差异显著,分别有26个和24个差异化合物,果实中3-吲哚丙酸、甲氧基吲哚乙酸和油酰单乙醇胺的含量较高,叶片中3-羟基吡啶、N-甲基烟酰胺和5-羟基吲哚-3-乙醇的含量较高;筛选得到鉴别果实、叶片、根的生物碱类差异标志物,分别是油酰单乙醇胺、3-羟基吡啶和乙酰色胺。
作者
张澳
严星茹
熊冰杰
黄佑国
何舒
周发金
王澍
施蕊
ZHANG Ao;YAN Xingru;XIONG Bingjie;HUANG Youguo;HE Shu;ZHOU Fajin;WANG Shu;SHI Rui
出处
《南方农业》
2023年第9期16-22,共7页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根际土壤微生态系统对林下三七药效形成的反馈机制研究”(322607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林下中药材优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21YFD1000202)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1-05B)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02AE090042,202002AA10007,2019ZG00901)
云南省千人计划高端外国专家专项(2019013)。
作者简介
张澳(1999-),男,山东济宁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植物。E-mail:2040749351@qq.com;通信作者:施蕊,博士,副教授,E-mail:shirui@sw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