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海量信息的涌现与影响,牢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更好地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宝贵经验与优良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行的真实写照。这就更加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主动适应时代潮流变化,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深刻把握时代意蕴,强化理论传播分量,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色,以便更好地回答时代之问,解决现实之题,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篇章。
出处
《社科纵横》
2023年第3期148-155,共8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创新研究”(19ZDA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超(1987-),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吴满意(1965-),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