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六郁学说探讨中医情志类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早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郁”的概念及病理变化,并提出了“五郁”理论。金元四大家朱震亨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在“五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六郁学说,并提出了情志类疾病以“郁”为重的重要思想。情志类疾病是指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郁证,不寐等情志类疾病均与情志异常密切相关。现代医学中睡眠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疾病均归类为情志类疾病中的“不寐”及“郁证”范畴。近年来,诸多学者结合朱丹溪著作《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中提到的:“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的思想研究相关文献,并在多种疾病研究中综合应用,从而提升临床疗效。本文阐述六郁学说的渊源及理法方药,并试述六郁与上述情志类疾病的相关文献以及与杂病的相关性研究以便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出处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2期98-101,共4页 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作者简介 迪亚娜提·艾斯艾提(1994-),女,硕士生在读,从事神经精神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Tel:15609908211,E-mail:1748243161@qq.com;通讯作者:帕丽丹·吾术尔(1970-),女,主任医师,硕导,从事神经精神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Tel:18609910862,E-mail:1415715228@qq.c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3

二级参考文献148

共引文献141

同被引文献102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