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小微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基于美国的经验启示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善信用信息流转共享机制,已成为推进小微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和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小微金融信用信息共享的政策框架已经成型,并形成了持牌征信业务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双支柱”机制;但同时,共享机制也存在着重复建设导致成本耗损大、低市场化制约社会化价值、合规风险带来权益保护难三大问题。美国在构建小微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方面,为小微企业设立统一识别码、成立全美独家数据共享协会、提供单一信息共享服务与打造创新生态等措施,值得借鉴。下一步,我国应当从统一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者的识别标准并设立专门数据库、明确《个人信用保护法》《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等适用范围、通过生态建设提升共享机制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公开和公共信息共享的激励约束机制四个方面,加快完善小微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流转机制。
出处 《国际金融》 2022年第12期5-12,共8页 International Finance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金融科技‘负责任创新’及其监管体系研究”(ZD202019)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朱太辉,经济学博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张彧通,法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研究员。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共引文献122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