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专业实践主要涉及两个层面,即专业设置和课程组合。高校专业实践样态是指专业实践表现所呈现的样式和形态,是多样化专业实践的综合反映。基于伯恩斯坦的课程社会学理论,对美国高校专业实践样态的考察分析发现,美国高校专业实践经历了从“强分化—弱选择—弱关联”的紧密型样态到“强分化—强选择—强关联”的松散型样态,再到“弱分化—强选择—强关联”的松散型样态的动态形成过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美国高校专业实践样态的形成是在与多变的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作出的变革和调整,表现出一种优胜劣汰的趋势并逐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综合来看,不同阶段的高校专业实践样态是内在学术逻辑与外在社会逻辑之间张力支配的结果,是内在知识结构与外在社会建制综合作用的体现。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6,共11页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基金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世界一流大学专业设置的逻辑理路研究”,项目编号:22YJC880044。
作者简介
刘芳(1983—),女,山东邹平人,管理学博士,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讲师,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济南,250022。Email:pilisanji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