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留学美国(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78年中国在邓小平领导下对外开放。1979年,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党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我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期公派的访问学者之一到美国学习访问两年。我联系了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和加利福尼亚研究所三个单位,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美国地质调查所的邀请信先后寄到地化所。我们这批访问学者共24人,来自不同的单位。
作者 卢焕章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0-242,共3页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作者简介 卢焕章(1940-),男,浙江海盐人,1965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后随研究所分所随迁至贵阳地球化学所。1973年在烽火连天的“文革”中,在工作条件极其艰苦的贵阳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流体包裹体实验室。1977年牵头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与成岩成矿学术会议,这次会议开启了我国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新篇章。1978年研究生招生恢复,他报考了涂光炽先生的研究生,但涂先生认为他已具备带研究生的水平不建议他报考,但要他帮忙指导2位研究生。1980年经涂先生推荐,他作为访问学者被公派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美国地质调查所进修。在这期间,他除了完成自己的科研和助教工作外,还在两年内修完12门课程,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成为自1949年以来中国内地学者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也是整个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1982年底如期回到贵阳地球化学所。1984年被派至中国科学院院部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筹建工作,1986年应聘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教职直至退休。E-mail:Huan-Zhang_Lu@uqac.ca.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