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NCEP FNL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北上深入内陆,发生变性并直击吉林省引发暴雨天气的2009号台风“美莎克”的湿位涡(MPV)和假相当位温(θse)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湿正压项(MPV1)和湿斜压项(MPV2)的正负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美莎克”沿引导气流北上与西风带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冷空气向东移动增强了大气的斜压性,斜压位能释放导致降水增幅。“美莎克”变性后再加强过程与高层正值MPV下传和热带气旋低压环流相互作用有关。925hPa等压面上MPV1负值区和MPV2正值区与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低层存在MPV1为负值MPV2为正值的配置。MPV1负值和MPV2正值均增强,对应降水增幅;MPV1负值和MPV2正值均减弱,降水逐渐减弱。对流层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和对流层中层的湿对称不稳定共同存在是此次台风暴雨维持与发展的重要机制。
出处
《气象灾害防御》
2023年第1期13-18,共6页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基金
环渤海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基金项目“不同路径台风对吉林省边疆近海区风雨影响差异性研究(QYXM202009)”资助。
作者简介
隋妍(1995-),女,吉林敦化人,学士学位,工程师,主要从事短时、短期天气预报及研究工作,7915882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