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与学术交流等场合,笔者曾多次戏言:在基于科学实证的音乐表演研究(Musical Performance Studies)逐渐深入展开的21世纪,我们对于演奏与演唱中的传统“时空观念”以及相应的描述语言也早该“升级换代”了——从以静态平坦的时速快慢概念为主,逐渐延伸过渡到与曲式结构、调性和声以及旋律形态等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出处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
People’s Music
基金
上海市音乐声学艺术重点实验室委托科研项目(编号:SKLMA-2022-03)
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音乐人工智能专业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
杨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