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标志着着“十王信仰”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十王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在晚唐五代的敦煌地区颇为流行,而后流传到四川、江浙等地。宋元时期与本土的地狱观相结合,形成了如宁波陆信忠款《十王图》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十王图像。但是陆信忠款《十王图》却与法藏P.2003《佛说十王经》有许多图文不符之处,其中,通过对冥界的场景进一步扩充,施以亡灵的刑罚进一步增加,形成了“十王分治”和“冥界审判”的独特场景。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十王图》所依托的相关文献由敦煌本《佛说十王经》变为流行于四明的《天地阳水陆仪文》,因此陆信忠款《十王图》融入了更多的地域特色;二是民间志怪小说的流行对画家冥界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出处
《艺术品鉴》
2023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Appreciation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计划项目”课题《宋元宁波十王图像及其信仰研究--以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藏陆信忠款<十王图>为中心》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YCX22_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