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一些字解释为“从某反”或“反某为某”“从到(倒)某”,认为某字是由另一字反形而成,我们将这些字称为“反形字”。《说文解字》中有明确注解的“反形字”共计30个,后世学者对此也有所讨论,但多散见在单字的说解之下。许慎依据小篆分析字形,而小篆相比出土古文字资料又有颇多讹变,其所注解的“反形字”从小篆形体来看确为相反,但从早期文字材料来看真正属于“反书造字”的只有以下8个,即“叵、亍、■、旡、■、■、■”。本文结合古文字材料,对《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重新进行梳理分类,以便对“反形字”有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 洪飏 曹景源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
出处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百年来甲骨文考释实践研究”(19VJX112)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甲骨文考释文献整理与研究”(XLYC2004016) 复旦大学“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G2607)。
作者简介 洪飏,女,教授,从事文字学和汉语史研究;曹景源,女,硕士研究生,从事文字学研究。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