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肠有寒包括因寒邪直中导致的实寒,以及小肠因脾胃虚弱导致的虚寒,均有里急后重、便血症状;小肠有热,包括火热、血热、湿热、燥热等实热,也包括阴虚导致的虚热,均可导致痔病的发生。临床上针对小肠寒热导致的泄泻、痔病、脱肛等症,应辨明疾病的寒热虚实,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小肠病变日久会进一步导致中焦脾土的损伤,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故治疗小肠病变时应不忘顾护中焦脾土。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扶正和驱邪并重,才能取得更佳疗效。
出处
《福建中医药》
2022年第12期25-26,共2页
Fu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852)
陈民藩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
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项目(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
作者简介
吴涵彬(199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肛肠病中西医结合研究;通信作者:王菁(1979-),男,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E-mail:antcit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