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陕西省391个自动站逐小时降水量观测数据对国家级格点实况三源融合降水产品的适用性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融合降水产品与站点观测之间的误差小、相关性高,但融合降水产品的标准差和极大值明显小于站点观测;相关系数较低的站点以区域站为主,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效果明显优于区域站;误差时空分布和降水特征关系密切,在降水频次增多和强度增大时,融合降水产品相比站点观测的误差增大。将融合降水产品视为一种“预报”,站点观测资料作为“真值”进行分级检验,结果显示:融合降水产品可以较好反映有无降水,随降水量级增大空报率变化平稳,漏报率增长明显,导致TS评分逐渐下降。对典型个例的误差成因分析显示:融合降水产品可以较好地体现降水起止时间及性质、强弱演变趋势,但对雨强较大的区域性降水、分散性局地强降水表现欠佳。多种指标综合显示:融合降水产品小量级降水准确率高,对大雨以上量级降水强度有一定程度削弱;陕南秦巴山地的融合降水产品与站点观测偏差较大,应用中需特别关注。
作者
陈小婷
刘瑞芳
梁绵
刘菊菊
CHEN Xiao-ting;LIU Rui-fang;LIANG Mian;LIU Ju-ju
出处
《陕西气象》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基金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20-129)
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0K-1,2020K-5)。
作者简介
陈小婷(1984-),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高工,从事灾害性天气机理及客观预报方法研究;通信作者:刘瑞芳(1978-),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高工,从事高影响天气预报分析及客观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