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反思学界长期存在的“道德爬坡论”和“道德滑坡论”,这两种观点均试图通过一种形象化的比喻来描述我国道德状况的总体态势,却无法揭示复杂道德现实中的核心矛盾及其根源。依据物质生产方式决定道德现象的理论逻辑,我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从现象层面看是传统道德形态向现代道德形态转型过程中萌发的“道德难题”,从根源上看是道德信仰与现实生活同一性疲弱所引致的“道德信仰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道德难题”的理解范式,必须在学理上澄清道德建设认知中长期存在的“机械决定论”“制度万能论”“私德公用论”与“普世道德论”等四大理论迷思,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对我国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导地位。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3,共9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内扎根和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8JF012)。
作者简介
金德楠,法学博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