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绝如缕,文献一脉——试论金景芳先生先秦史史料学的贡献

On Jin Jingfang’s Academic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ic Materials Study of Pre-Qin Dynast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古史辨派的辨伪及由此兴起的“疑古”思潮,在建构科学的先秦史史料学的同时,也在先秦史研究领域形成了强调地下出土实物而轻视传世文献的学术倾向。疑古派重要学者在理论评估与实际利用传世文献之间存在的矛盾现象,暗示这种学术倾向实隐藏深刻的学理性不足。近年来,随着战国竹简文献的大量出土,学术界认识到以往的文献辨伪存在着严重的简单化问题。在早期文献形态研究日益受到学界重视的当代,金景芳先生在20世纪对传世文献的高度重视及在充分利用传世文献的基础上所取得的卓越学术成就,为进一步科学地建构先秦史史料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依据。
作者 许兆昌 史宁宁 Xu Zhaochang;Shi Ningning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4-40,共7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ZS055)。
作者简介 许兆昌,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先秦史;史宁宁,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专业方向:先秦史。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7

  • 1梁涛.定县竹简《论语》与《论语》的成书问题[J].管子学刊,2005(1):98-102. 被引量:14
  • 2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武王践祚>校读》,载“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ID=576.2008年12月30日.
  • 3刘秋瑞.《再论<武王践祚>是两个版本》,载"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ll/srcShow.asp?Sre_ID=639.2009年1月8日.
  • 4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第162页.
  • 5晁福林.《从上博简<武王践祚>看战国时期的古史编撰》,《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 6黄武智.《上博楚简<武王践祚>及传世本<大戴礼记·武王践祚>对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论文”.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196.2013年12月20日.
  • 7赵岐注,孙夷疏.《孟子注疏》卷14,《尽心章句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79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