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大运河沿线特色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内涵及措施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大运河沿线有着丰富的特色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就非常多。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大运河沿线的特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传统保护方法大多以静态隔离的封闭式,这种传承方式只能让文化遗产因缺乏生命力而枯萎凋谢,那么活态保护方式就被提上科研日程。文章重点论述了大运河沿线特色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内涵、活态保护的可行性和保护措施。
作者 黄莉 刘忠国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19期170-173,共4页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基金 2018年度文化和旅游智库项目“大运河江苏区域文化带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8ZK06) 2020年度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大运河(江苏段)沿线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开发策略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YB31)。
作者简介 黄莉,女,江苏南京人,任职于南京博物院典藏部,馆员;刘忠国,男,安徽霍邱人,任教于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从事艺术理论教学和研究,研究方向:艺术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7

共引文献17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