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表现、成因与启示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资产负债表衰退是对1990—2005年日本经济衰退的特殊现象做的总结。本文认为,类似的历史演绎,还有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及罗斯福新政时期。通常而言,对一个国家出现长期资产负债表衰退进行定义需要观察是否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前期私人部门动用大量杠杆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机,泡沫破裂后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二是私人部门破产,风险传导至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流动性收紧,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三是政府救助缓慢,也没有及时帮助金融系统清理坏账和加杠杆刺激经济,导致衰退时间延长、衰退幅度加深,深度损害了私人部门信心;四是金融危机结束后,一个国家因为外部竞争或内部严格监管,导致产业发展停滞、信心不振,流动性陷阱长期存在。本质上资产负债表衰退,还是短期金融危机与长期增长停滞的一种结合。一个国家若想要避免发生类似的衰退与危机,则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遏制杠杆资金进入金融市场炒作;二是金融市场泡沫破裂后,关注银行业不良资产情况,政府及时进行救助;三是维持实体经济活力,危机后须谨慎出台收缩性、强监管政策,这是脱离经济危机最重要的手段。
作者 靳毅
出处 《国际金融》 2022年第9期25-32,共8页 International Finance
作者简介 靳毅,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负责人。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5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