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增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强化我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必要选择,也是提升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然举措。当前,资本运行逻辑的操纵、网络话语表达的“非理性化”、网络舆论场域的“去中心化”、西方国家的“网络话语霸权”等多重因素纵横交错,使得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风险。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路径在于构建网络意识形态的当代叙事体系,构筑综合性话语传播平台,打造以多元化为特点的话语主体,从而推动互联网治理的现代化。
出处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2-35,共4页 Journal of Tianshui College of Administration
基金 2020年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任务思政课“同城大课堂”教改项目阶段性成果 2021—2022年度山东农业大学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重点课题《全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研究》和《新时代农林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研究》阶段性成果 2022年山东农业大学统一战线工作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文化认同下高校学生增强民族认同的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陆美辰(1998-),女,山东临沂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侯爱萍(1970-),女,山东文登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意识形态研究。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周传斌.民族主义话语与现当代的中国[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6-41. 被引量:9
  • 2徐赳赳.van Dijk的话语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7(5):358-361. 被引量:27
  • 3van Dijk. Teun. Discourse and Power [ M ].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 4Gu, Yueguo. An Institutional Anniversary Ceremony as Systemic Behavior in Chinese Context [ A]. Ken Trrner and Bruce Fraser. Language in Life, and a Life in Language: Jacob Mey - A Festschrifi [ C ].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09. 123.
  • 5van Dijk, Teun. Academic Autobiography. Version 2.0. (高彦梅译), Retrieved May 5, 2009 from http:// www. discourses. org/cv/, 2004.1 -25.
  • 6顾曰国.话语、权力与话语剖析[N].社会科学报,2008年7月10日.
  • 7陈平.话语分析说略[A].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C].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1987].65-66.
  • 8van Dijk, Teun. Discourse and Contexts, 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M].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 9张卫中.中国当代小说中“革命话语”的生成与演变[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1):1-5. 被引量:1
  • 10陈平.语言民族主义:欧洲与中国[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4-13. 被引量:43

共引文献5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