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主旋律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 被引量:5

The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National Image by Thematic Fil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aking My People,My Country for Examp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1959年,美国人类文化学者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提出了跨文化传播一词,是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的迁移、扩散的过程,以及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1]在跨文化传播中,既要重视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的有目的的形象建构。
作者 向艳丽 葛梦菲 Xiang Yanli;Ge Mengfei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58,共4页 Movie Review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基于5G+XR的贵州民族文化数字化空间智能交互系统研究与示范应用”(编号:黔科合支撑【2022】一般274)成果。
作者简介 向艳丽,女,湖北恩施人,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数字艺术设计研究;葛梦菲,女,河北保定人,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生。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47

  • 1汤一介.中国文化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J].文艺研究,1999(3):35-39. 被引量:27
  • 2贾磊磊.镌刻电影的精神——关于电影学的范式及命题[J].当代电影,2004(6):9-13. 被引量:24
  • 3贾磊磊.中国主流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及其表述策略[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1):36-40. 被引量:36
  • 4王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批判[A].孟建 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 5黄式宪.全球化浪潮与中国本土电影的文化选择[A].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 6颜纯钧.全球化: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A].孟建 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 7梅特·希约特.丹麦电影与国际化战略[A].鲍德威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 8郑晓龙.从《刮痧》寻找人类的家园[N].中国电影报,2001—03—01(3).
  • 9铙曙光.2004:中国电影备忘录[N].文艺报,2005—01-22(4).
  • 10林勇.猛虎出山 蛟龙下海—论李安《卧虎藏龙》的文化定位[A].孟建 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109

同被引文献41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