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虚拟”是人类文明螺旋升级的两条路径。“虚”从造字本意的“大山”到“井田制”到“天地状态”,再到今天的“泛在空间”,它在不同年代的不同释义记录着人类整体在“道”的层面对无限“时空”的探索;“拟”的技术是模仿“真”,超越“真”,在“术”的层面让“真”更“真实”,满足不同时期单个人类对“快乐”和“幸福”的体验。
出处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67,共6页
Youth Journalist
作者简介
向熹为暨南大学文本实验室研究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座教授、广州时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