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铜鼎是中国青铜器群中最为重要的器型。青铜鼎是政治和权力的象征,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礼器。商至东周时期,青铜鼎在器型、纹饰和社会功用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文章以春秋战国青铜鼎为研究对象,从器型、纹饰和礼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中原地区的青铜鼎的特点,从而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鼎的发展演变过程、形制特征和社会功用进行梳理。
作者
张琪
机构地区
长治上党战役纪念馆
出处
《收藏与投资》
2022年第7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中原
春秋
战国
青铜鼎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张闻捷.
周代用鼎制度疏证[J]
.考古学报,2012(2):131-162.
被引量:29
2
王飞.
用鼎制度兴衰异议[J]
.文博,1986(6):29-3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湖北江陵藤店一号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73(9):7-17.
被引量:60
2
俞伟超,高明.
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5(1):85-99.
被引量:104
3
俞伟超,高明.
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中)[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5(2):85-98.
被引量:54
4
杜迺松.
从列鼎制度看“克己复礼”的反动性[J]
.考古,1976(1):17-21.
被引量:8
5
欧潭生.
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J]
.考古,1984(4):302-332.
被引量:130
6
高崇文.
东周楚式鼎形态分析[J]
.江汉考古,1983(1):1-18.
被引量:47
7
欧潭生,詹汉清,刘开国.
固始白狮子地一号和二号墓清理简报[J]
.中原文物,1981(4):23-30.
被引量:23
8
杨文胜.
郏县太仆乡出土青铜器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02(5):46-48.
被引量:3
9
梁云.
周代用鼎制度的东西差别[J]
.考古与文物,2005(3):49-59.
被引量:8
10
周立,潘海民.
河南洛阳市润阳广场C1M9950号东周墓葬的发掘[J]
.考古,2009(12):18-31.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32
1
郭洁.
周原铜器窖藏所见同一家族器物多地埋藏现象探讨[J]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2(1):71-75.
2
石光澤.
再造周禮乎?——戰國時期的禮器仿古新論[J]
.青铜器与金文,2023(2):157-164.
3
王腾飞.
墓葬所见东周燕国社会的阶层构成[J]
.边疆考古研究,2023(1):123-141.
4
吴十洲.
两周墓葬青铜容器随葬组合定量分析[J]
.考古,2001(8):71-80.
被引量:2
5
毕经纬.
山东东周鼎簋制度初论——以中原地区为参照[J]
.管子学刊,2010(3):53-59.
被引量:3
6
谢尧亭.
天马—曲村墓地用鼎簋礼的考察[J]
.文物世界,2010(3):18-24.
被引量:3
7
张闻捷.
汉淮诸国青铜礼制初探[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11):52-61.
被引量:5
8
张闻捷.
从墓葬考古看楚汉文化的传承[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5(2):146-156.
被引量:8
9
张闻捷.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的年代与墓主[J]
.华夏考古,2015(2):99-108.
被引量:19
10
井中伟,和菲菲.
安阳王古道村周代贵族墓四题[J]
.考古与文物,2015(5):44-49.
被引量:3
1
叶永君.
浅析《紫砂青铜纹樽》的创作[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4):173-173.
2
韩文博.
兕觥其觩:商周青铜觥之功能小议[J]
.形象史学,2021(2):3-15.
被引量:1
3
邱振中.
书法中的传统与现代创作——辑录与断想(中)[J]
.中国书画,2021(12):32-33.
4
张晖.
论“蛋”字的发展[J]
.汉字文化,2022(4):92-94.
5
齐秀芝,贺雪梅.
知识图谱视角下的中国青铜器可视化分析[J]
.包装工程,2022,43(10):396-406.
被引量:6
6
周冠华,李圣军.
我国小麦加工损耗情况探析[J]
.中国粮食经济,2022(6):65-68.
7
毕玉,何飞龙,王润青,贾超,刘鑫源.
宝鸡青铜器艺术在文创中的运用[J]
.收藏与投资,2022,13(2):130-132.
被引量:1
8
张昌平.
从三棱锥形器足看中国青铜时代块范法铸造技术特质的形成[J]
.考古,2022(3):92-102.
被引量:5
9
陈慧慧,吴颖琳.
钟鸣鼎食[J]
.北京皮革,2022,47(7):65-65.
10
陈英杰.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编·第十二章<辨伪>》校补[J]
.古文字研究,2016(1):256-265.
收藏与投资
202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