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近端胃切除术后食管残胃“拱桥式”重建3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9.1%~35.3%[1], 一段时期内部分外科医师更倾向于选择全胃切除术以避免术后反流发生[2]。近年来, 随着胃上部癌发病率上升[3, 4, 5], 功能保留手术的理念渐入人心[6], 近端胃切除术的应用指征呈放宽趋势[4, 7], 以管状胃、间置空肠及双通道手术为代表的旨在改善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的改良重建方式不断涌现。20世纪中叶, 有学者实施了通过制作胃肌瓣隧道以重建贲门改善反流的动物实验[8], 相关临床应用以日本学者上川康明教授报告的双肌瓣-食管胃吻合技术(Kamikawa法)最具影响力。该术式可明显降低术后呃逆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9], 但其操作较为复杂, 手术时间长, 有一定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0], 普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既往文献报道的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双肌瓣吻合总手术时间为205~404 min[11, 12, 13, 14, 15], 吻合时间为100~149 min[16]。目前一些旨在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的尝试正在进行中[17]。我们团队基于隧道原理, 在肌瓣吻合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的食管残胃"拱桥式"重建, 以期降低操作难度并缩短手术时间, 现将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1-264,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基金 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2018KT86)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峰人才计划(DFL20181103)。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季加孚,Email:jijiafu@hsc.pku.edu.c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26

共引文献324

同被引文献218

引证文献24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