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思维可视化技术在物理探究式课堂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思维可视化是借用形象化思维来促进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和表达的工具,有多种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是初中阶段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思维可视化是利用图形化、形象化、形体化等形式来表达人脑中形成的概念、知识、思想等,即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方便人们思考、表达,并使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是一种更易交流的方法,在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可提高中学物理的教学水平。
作者 黄书刚
出处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期62-64,共3页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基金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资助课题“思维可视化技术在探究式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课题编号:1803033)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0

  • 1陈莉.碎片化与意识形态批评——詹姆逊后现代文化批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1-24. 被引量:19
  • 2[4]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 3王甦.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1-282.
  • 4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9.
  • 5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第13页.
  • 6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 7维果斯基.维果斯基教育论著.余震球,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 8索莎.脑与学习.“认知神经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 9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物理(八年级).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
  • 10王溢然,张耀久.类比.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