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赦书"来源于赦宥活动,而赦宥活动大约始于西周,并一直沿袭至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赦书实物则是在汉朝。赦书自产生之后,在各个朝代发挥的功用及体式既有沿袭又有创新。秦朝时其功用主要为赦宥特殊罪犯,汉朝时其功用除沿袭秦朝的赦免特殊罪犯外,增加了朝廷重大事件、自然灾害、生老病死、赏赐推恩等方面,其后各朝赦书之功用都在汉朝基础上有所沿袭和变化。从汉朝赦书实物来看已经有比较固定的体式,首末称齐全,其后各朝在遵循汉朝赦书体式的前提下因各朝特殊情况而稍有差异。故我们结合相关史籍记载并利用从汉至清传世的赦书实物,对各朝代赦书的功用、体式等进行全面探讨,以期清楚地掌握古代赦书的功用及体式。
作者
赵彦龙
韦力
Zhao Yanlong;Wei Li
出处
《档案》
2021年第11期17-23,29,共8页
ARCHIV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夏文书种类功用及体式研究》(批准号:19XJA870003)的阶段性辅助成果。
作者简介
赵彦龙(1966-),男,汉族,宁夏西吉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导,主要从事古代文书档案研究;韦力(1997-),男,汉族,江苏扬州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2021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