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综合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评价
被引量:6
摘要
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所产生的巨大经济。
出处
《林业勘查设计》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Forest Investigation Design
同被引文献22
-
1赖兴会.曲靖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规模及效益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B05):101-103. 被引量:2
-
2席一,尤振.岷江上游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81-6282. 被引量:3
-
3蒋有绪.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的群落特点及其分类原则[J].植物生态学报与地植物学丛刊,1963,1(1):42-50.
-
4李广翘.热带林采育择伐技术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通讯,1980,(2):23-29.
-
5张佩常 王庆礼.专家论天然林保护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45-54,63-85,475-479.
-
6-.中国林业年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
7杨承栋.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机制及其防治措施[J].世界林业研究,1997,10(4):34-39. 被引量:53
-
8张佩昌.试论天然林保护工程[J].林业科学,1999,35(2):124-131. 被引量:35
-
9孙凤玲,于海洪,王毅军,张春光.论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9,15(2):122-126. 被引量:7
-
10陈炳浩,陆静娴.我国主要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与可持续经营[J].林业经济,1999(2):9-1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6
-
1苏泽源.江油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效益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2):114-115.
-
2张红文,索延星,张霖,贺延生,郑俊耀,赵毅,李晨光.灰色聚类分析法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河南林业科技,2013,33(1):4-7. 被引量:2
-
3冯佩佩.构建生态屏障在天然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2):61-62. 被引量:2
-
4田明华.对林业税费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4-19. 被引量:15
-
5陶建平,张炜银.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及其研究概况[J].世界林业研究,2002,15(6):61-68. 被引量:15
-
6郭永红.构建生态屏障在天然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探究[J].河北农机,2019,0(3):84-8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6
-
1鲍雅静.浅议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的有关问题[J].林业勘查设计,2011(4):21-22. 被引量:3
-
2周经纬,文冰.森林采伐限额政策之寻租行为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4):49-52. 被引量:11
-
3郑宇,肖平.林农参与林业投资的障碍分析[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5M):39-41. 被引量:16
-
4宣裕方,周伯煌.商品林可持续经营问题探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3):322-325. 被引量:10
-
5周先福.四川省实施天保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6(2):19-23. 被引量:4
-
6肖平,张敏新.基于木材原料加工企业税收效应研究[J].林业经济,2006(8):56-58. 被引量:1
-
7侯丽薇,刘萍.我国人造板及装饰材料发展前景分析[J].林业经济,2006(9):60-62. 被引量:1
-
8王灿雄,谢志忠,潘扬彬.从工业革命看私有林补贴制度的形成机制[J].科技和产业,2007,7(1):1-5. 被引量:3
-
9杨明,支玲,张永洁.我国林业税费体制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30(2):50-54. 被引量:4
-
10何东进,吴景贤,谢益林,李树忠,吴承祯.中国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与对策[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7(2):186-192. 被引量:38
-
1“十二五”改善民生须确立约束性指标[J].领导决策信息,2010(49):7-7.
-
2庞恒才,安和芳,张奎平.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J].林业勘查设计,2001(2):26-27. 被引量:12
-
3芦茵(记者).数字化解读“纺织振兴”[J].纺织商业周刊,2009(22):32-33.
-
4潘宏兵.浅析棕榈植物在攀枝花市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5,30(4):21-26.
-
5种伟,王新凯.我国油茶产业发展问题的初步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10(4):87-90. 被引量:18
-
6吕智鹏.食用菌突出的保健功能[J].福建热作科技,2014,39(1):54-56. 被引量:4
-
7唐伟,孟艳丽,白杨,丁喜莲.潍坊市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J].山东国土资源,2014,30(8):88-90.
-
8陈思明,李金成,司睿.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与农民收入结构协调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1):166-171. 被引量:2
-
9杨芳,王学定,宋华龙.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甘肃省酒泉、嘉峪关区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797-11799. 被引量:3
-
10杨勇胜,王旭鎏,辛益青.台区管理量化评价模型的设计及实践[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5,31(B05):196-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