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文本分析,本文指出隋初重現之《孔傳》中包含三種性質各異的組成部分:一是東晉至蕭梁時期傳行的舊《傳》;二是受六朝講經與義疏學影響而形成的解説;三是援《管子》以釋《孝經》的“新解”。釐清隋初重現《孔傳》的文本構成,有助於我們更爲清晰地理解其文本性質與製作意圖。《孔傳》製作者吸收、整合不同性質的文本,其目的不只是解經,更是試圖借“孔傳”之名,以介入東晉南朝以來一直持續的經學與政治思想論辯。《孔傳》作爲經注雖不甚成功,但其作爲思想史文本,卻爲我們探究東晉南朝之《孝經》學與政治思想提供了一個極佳的視角。
出处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44,共20页
作者简介
吴天宇,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