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因“面部红斑、结节7年,加重1年”再次就诊于我院。7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鼻翼出现拇指大小红斑、结节,就诊于北京某医院,病理诊断为皮肤型Rosai-Dorfman病,给予肌注干扰素,隔日1次,每次100万单位,共3月,未见明显改善。三年前于我院就诊,再次取病理,病理诊断同前。给予阿赛松,24mg/d、米诺环素,100mg/d、沙利度胺,100mg/d,自述有效,后因口服沙利度胺后手麻停药。近一年,皮损逐渐增多再次来我院。发病以来未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痛等症状。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左颈部触及2cm×3cm大小肿大的淋巴结,质地硬,活动度可。既往体健,否认传染史、家族史。专科检查:面部见密集棕红色斑块、绿豆至红豆大簇集结节,部分融合,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
出处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1期131-132,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编号:2019030317172SF)
吉林省科技厅(编号:20200801078GH)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NSFCNo.81803160)。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夏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