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也谈中国经济学的“普遍”与“特殊”——兼与几位学者商榷 被引量:4

Another Discussion on the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China’s Economics——Discussion with Several Scholar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构建中国经济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争议产生的焦点在于能否从西方经济学提炼出"市场经济一般原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国经济学。虽然中国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比较接近的实践基础,但"普遍"不能脱离"特殊"而存在,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市场经济一般原理"不能为中国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构建中国经济学,既不是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也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简单"平移"的过程。从特殊性上来看,阶级特殊性要求中国经济学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历史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国别特殊性意味着要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构建中国经济学。只有完整、辩证地把握"普遍"与"特殊"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起中国经济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
作者 周绍东 张毓颖 Zhou Shaodong;Zhang Yuying
出处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3,共10页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A004)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团队项目(413100060)。
作者简介 周绍东,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张毓颖,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49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