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苗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苗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各个地方苗族人民的传承,其丰富多姿的图案符号以及灿烂炫目的色彩都在表达着这个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也是苗族妇女自身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观的体现。特别是这些价值观对当时人民的择偶、婚姻和社会声誉的产生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苗族的各个村落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发音、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因为织锦技艺带来的联姻让各个村落的联系愈发紧密,从而使得苗锦服饰、图纹、艺术的发展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条件。纵观历史,苗族与中原汉族聚居区较为接近,自明清以后苗族生活习俗更是逐渐汉化。尽管夹杂在众多民族之间,苗族仍然自成一派,形成了支系众多的服饰图案。其精巧艳奇的工艺、繁杂多样的图纹是苗族自身文化和艺术的体现,反映了苗族人独特的价值取向。
作者 陈兰
机构地区 吉首大学
出处 《西部皮革》 2021年第23期125-126,共2页 West Leather
作者简介 陈兰(1987-),女,土家族,湖南吉首人,研究生,吉首大学,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艺术。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3

  • 1萧俊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与文化解读,2000(06).
  • 2马文·哈里斯;顾建光;高云霞.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1992.
  • 3徐艺乙.非遗保护:重新发现"手"的价值,2009.
  • 4张志勇.众多专家学者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注重生产性方式保护,2009.
  • 5安葵.传统戏剧的生产性保护,2009.
  • 6中国网.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87万项政府投17.89亿保护,2010.
  •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3-02-01)[2013-05-02].http;ffnews.qq.com/a,20130201/000481.htm.
  • 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EB/OL].[2012-04-16]http://www.mohurd.gov.cn/zcfg/jsbwj-O/jsbwjczghyjs/201204/t20120423-209619.html.
  • 9丁俊清,杨新平.中国民居建筑丛书:浙江民居[M](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
  • 10赵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产性保护[J].文艺研究,2009(5):189-200.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64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