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哥斯拉电影火爆背后:观众的自我认同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电影是观众的镜子,观众在看电影时看到的是自己的镜像,并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心理情感投射进影片中。根据镜像理论,个体建立自我认同是自身理想自我的建构和他者评价的综合。随着美国传奇影业分别在2014年、2019年和2021年上映了《哥斯拉》《哥斯拉:怪兽之王》和《哥斯拉大战金刚》,哥斯拉在国内收获了大批的观众,在各个社交平台引发了激烈讨论。本文从自我认同角度解读哥斯拉电影何以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喜爱。
作者
程英瑞
机构地区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1年第36期161-162,共2页
Home Drama
关键词
哥斯拉
拉康镜像理论
自我认同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周文莲.
对雅克·拉康“镜像理论”的批判性解读[J]
.学术论坛,2013,36(7):38-40.
被引量:26
2
李静.
迷失的“自我”——拉康镜像理论之维下的自我建构[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7):124-126.
被引量:14
3
刘君.
《进京城》的镜像理论解读[J]
.电影文学,2019,0(21):117-11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崔露什.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2):136-139.
被引量:43
2
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王小峰,李濯凡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
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
格尔达帕格尔.拉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J .lacan. ?crits[M]. tram. By A.Sheridam.Tavistock.London. 1977.
6
(英)伊丽莎白·赖特(ElizabethWright)著,王文华.拉康与后女性主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吴琼.
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J]
.文艺研究,2010(4):33-42.
被引量:198
8
邵文硕.
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理论构建[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3):95-97.
被引量:40
9
马迎辉.
我性,还是它性——胡塞尔、弗洛伊德论“本我”[J]
.江苏社会科学,2018(1):111-117.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37
1
李小红.
民族历史的现代重构——论梅卓长篇小说的历史书写[J]
.阿来研究,2022(1):205-211.
2
阳雯.
千重子与苗子——《古都》里的镜像人生[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3):34-36.
被引量:1
3
吴雨晴.
《身份》中的“身份”主题[J]
.法语学习,2014(2):36-40.
4
李迪.
认知与迷茫之间——从精神分析角度阐释电影中镜子的文化内涵[J]
.文教资料,2014(29):149-152.
5
魏春燕.
邓肯·琼斯电影中的拉康镜像理论[J]
.电影文学,2015(2):26-28.
被引量:4
6
张坤秀.
贾樟柯电影作品的视觉空间特征[J]
.电影文学,2015(22):79-81.
被引量:1
7
李畅,陈连丰.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保罗自我身份的建构[J]
.北方文学(下),2016,0(2):73-73.
被引量:1
8
郭心怡.
当代商业广告中民国女性的性别镜像分析——以百雀羚护肤品广告为例[J]
.传媒论坛,2019,2(6):122-122.
被引量:1
9
金胜昔,王彬.
镜像理论视阈下《喜福会》中的母女矛盾情结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10Z):49-50.
10
王艳平,邵阳,赵亚柯.
旅游宾格与本我、自我的话语融合[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3):29-33.
同被引文献
9
1
张群.
日本科幻片《新哥斯拉》的社会讽刺艺术[J]
.电影文学,2017(21):155-157.
被引量:1
2
牟齐.
探析动画导演庵野秀明的创作风格[J]
.传媒论坛,2018,1(12):169-169.
被引量:1
3
庵野秀明.
新哥斯拉[J]
.电影画刊,2018(4):46-49.
被引量:1
4
苏黄米.
电影取之不竭的素材源泉《哥斯拉》中怪兽的神话原型[J]
.国家人文历史,2019,0(16):120-125.
被引量:1
5
邓瑞钧.
动漫作品对精神性空间塑造的启示——以《EVA》场景设计为例[J]
.中外建筑,2020(7):57-59.
被引量:1
6
刘颖.
拉康镜像理论下观众视角的解读--以电影《绿皮书》为例[J]
.戏剧之家,2021(10):163-164.
被引量:3
7
杨笑.
恐龙、核与战后亚太政治的幽灵:以两部《哥斯拉》电影为例[J]
.文艺争鸣,2021(1):204-208.
被引量:2
8
邢瑞芬.
精神分析理论下《新世纪福音战士》的人格再生与重构[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2):126-128.
被引量:1
9
盖琪.
彼岸与此岸:电影《隐入尘烟》的两重时空与两种文明[J]
.当代电影,2022(8):15-1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王颂衡.
具象性与视觉化:论庵野秀明动画中精神性空间的呈现[J]
.电影文学,2022(13):110-113.
被引量:1
2
陈淑洁.
镜像理论视阈下《隐入尘烟》中的主体身份建构[J]
.戏剧之家,2024(10):132-13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竞飞.
从《血色清晨》到《隐入尘烟》: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乡村电影的底层生活书写探析[J]
.文艺评论,2024(3):115-121.
2
侯达任,田明星.
日本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角色塑造与精神外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8):132-135.
3
潘乐颜.
《不完美受害人》中“受害人”的身份困境与建构[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4(1):23-26.
1
周金雨.
国产青春片的突围——《盛夏未来》[J]
.戏剧之家,2021(34):173-174.
2
李彬.
核恐慌、克苏鲁神话与新黑暗时代——海洋科幻电影中的怪兽/异形叙事与人性异化危机[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1,12(3):45-53.
被引量:4
3
肖亦辰.
东方电影美学下的精神分析与生命哲学——以电影《情书》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20):227-229.
被引量:1
4
方潇.
选择、互动与转换:电影《守岛人》的叙事空间辨析[J]
.电影文学,2021(23):138-141.
被引量:2
5
李文晓.
燕乐法:教育的真谛是真爱[J]
.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2021(10):35-35.
6
陈舒萍.
电影与游戏的边界探索:互动电影与游戏电影化[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9(3):43-48.
被引量:5
7
郑子怡,薛蓓.
论特殊时期下影视内容建构与票房间的关系--以电影《你好,李焕英》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9):215-217.
被引量:2
戏剧之家
2021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