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内部在侵华战略及具体策略上存在多重分歧。1937年11月7日,日本考虑到淞沪会战中上海派遣军的疲劳现状、限制第十军激进的用兵意向以及用较小代价实现"城下之盟"战略目标等要素,由陆军参谋本部在编组华中方面军的同时出台"制令线",以限定该军的作战区域。然而为歼灭西撤的中国军队,以第十军为代表的华中现地日军争相突破"制令线",并相当程度地影响参谋本部先后作出废除"制令线"、进攻南京的决策。至12月1日,"制令线"经历了颁布、突破、废除及荡然无存之过程,这些过程既浓缩了日本在对华问题上的多重分歧,也预示着其向南京用兵的战术收效与战略失算。
                
                
    
    
    
    
                出处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9-130,共12页
                    
                
                    Republican Archives
     
    
    
    
                作者简介
冯明铭,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邮编: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