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铜亭如画:摄影与西方早期对中国美术史的视觉建构 被引量:2

Picturesque Bronze Pavilion: Photography and Early Western Visu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rt Histor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871年,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访问北京,与在京传教的德贞医生分别以不同的视觉技术拍摄了北京的遗迹影像,其中一些影像成为1887年法文本《中国美术》和1904年英文本《中国美术》的重要插图。这些与中国美术相关的文化实践均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摄影与汉学、博物馆体制的合作中,海外中国美术史的雏形也由此勾勒出来。在这一建构过程中,摄影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史实践,不仅提供了中国美术视觉上的可读性,呈现出海外中国美术复杂的原境,而且暗示着不同的西方知识群体对中国美术遗产中时间意义的探索。
作者 汪燕翎 Wang Yanling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9-135,共17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金 四川大学创新火花项目库项目“海外历史影像中的中国手工艺研究(1870-1949)”(批准号:2019hhf-20)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6

  • 1John Eisner & Roger Cardinal (eds.), The Cultures of Collecting,London: Reaktion Books, 1994.
  • 2Susan M. Pearce (ed.), Interpreting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4.
  • 3Eilean Hooper-Greenhill, Museums and the Shaping ofKnowledge, Chaps. 3-6,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 4Carol Duncan, Civilizing Rituals:Inside Public Art Museums, Chap. 2,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 5Cf+ Peter Vergo (ed.), The New Museolgy, London: Reaktion Books, 1989.
  • 6SharonMacdonald(ed.), 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6).
  • 7大卫.卡里尔《博物馆怀疑论一公共美术馆中的艺术展览史》,丁宁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 8Daniel J. Sherman & Irit RogofF (eds.), Museum Culture: Histories,Discourses, Spectacles,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3.
  • 9Tony Bennett,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pp.22-23.
  • 10Eilean Hooper-Greenhill, Museums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p. 168.

共引文献13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