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37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olecystolithiasis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术(LC+LCBDE+PDC)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法,首选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仍存在着争议。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临床研究,探讨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1年3月华润武钢总医院肝胆外科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的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LCBDE+PDC组(43例)和ERCP+EST+LC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恢复指标、肝功能及炎症应激反应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LC手术时间、结石残留、中转开腹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LCBDE+PDC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ERCP+EST+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DBIL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DBIL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RP、IL-6、IL-10、TNF-α、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LC+LCBDE+PDC组患者的CRP、IL-6、TNF-α、Cor水平低于ERCP+EST+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C+LCBDE+PDC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56%,ERCP+EST+LC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9.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LCBDE+PDC与LC+EST+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均较好,前者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炎症应激反应程度轻,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 谢江 柳晓丹 饶小龙 朱琳 XIE Jiang;LIU Xiaodan;RAO Xiaolong;ZHU Lin
出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1-1126,共6页 China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作者简介 谢江,湖北省华润武钢总医院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肝胆外科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谢江,Email:xielie1213@163.c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43

共引文献117

同被引文献343

引证文献37

二级引证文献15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