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名纸是古代交际礼仪的产物,作用类似于今日的名片,可“通姓名于主人而为之先容者也”。汉魏之世,流行“削竹木以书姓名”,时人谓之“刺”“刺书”“刺纸”“名刺”等。随着造纸术的改良与逐渐普及,不可避免地对刺造成强烈冲击,更为简便易行的纸开始取代传统的竹木,成为书写姓名的主流材料。至南北朝,“见长者用名纸,见敌以下用刺,其文书某郡姓名,有爵者并书爵,谓之爵里刺,其实已皆用纸也。”故“名纸”这一称谓出现于南北朝,有着两个方面的深层文化内涵:一,突显名纸继承刺通传姓名的功能属性;二,相较于刺,昭彰名纸书写材料的大变革。
出处
《华夏文化》
2021年第3期32-37,共6页
Chinese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