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愿做油气储运发展的一束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78年,16岁的我进入华东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前身)石油储运专业学习。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二届大学生,在校园里有很多大我十几岁的“同学”与我一起学习。这样一群渴望知识的兄长,一心想学有所成,投身国家建设事业、报效祖国,他们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2年,大学毕业后我留校任教,任工程画教研室助教。此后,从讲师到教授,从博导到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从刚入校时懵懂青涩的毛头小伙到“油气储运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一路走来,已有39个春秋。对于如何做好一名教师,我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更有过很多深入的思考。
作者 何利民
出处 《山东教育》 2021年第34期73-75,共3页
作者简介 何利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受聘学校“光华学者”领军岗。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石油学会油气储运专业委员会委员,《工程热物理学报》《油气储运》《中国海上油气》《石油工程建设》等杂志编委。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5项,主编教材《油气储运工程施工》和专著《大型油气储运设施施工》。何利民主要从事油气水多相流动研究与油气水分离设备的研发,累计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省部级项目17项。自主研发了我国首台2000米水深水下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分离技术体系,开发了以“紧凑型静电聚结器”为代表的系列化油水分离设备,对我国油气田油气水分离技术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承担“十一五”油气重大专项“天然气凝析液减阻与静电聚结技术研究”,研究成果“紧凑型原油脱水静电聚结技术与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承担“十二五”油气重大专项“天然气凝析液减阻与分离技术研究”,研究成果“紧凑型油气水高效分离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水下分离器关键技术研究”,并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风险评价技术研究”和油气重大专项子课题“深水天然气凝析液控砂与射流清管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被SCI、EI等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5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