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递爱国主义精神与塑造社会整体的价值认同是爱国歌曲的重要功能,这一功能在文本的层面是如何被实施的,却缺少相应的研究。梳理1921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100首爱国歌曲文本,并借助自然语言分析工具,发现歌曲中"国家"与"政党"始终保持着二元平衡的共生状态;尽管以革命为基底的话语是爱国歌曲的核心构成,但在三大历史时期,其叙事和话语组合都有明显的变化;爱国歌曲通过空间要素、领袖感召、拟体符号等方式构造的意义空间来塑造社会认同。
作者
吴小坤
李婉旖
Wu Xiao-kun;Li Wan-yi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3,共5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舆论中意识形态话语冲突的弥合机制研究”(编号:18AXW0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吴小坤,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婉旖,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