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平行研究在中国--兼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特征 被引量:3

Parallel Study in China and Unique Feature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平行研究这一范式在比较文学学科中取得合法性的地位归功于美国学派,它也是美国学派的标签。20世纪80年代复兴的中国比较文学深受美国学派的影响,沿袭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界定,甚至很多人误将平行研究等同于美国学派的研究范式。实际上,就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践来说,平行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并不是在美国学派形成以后才有的,而是与生俱有,在内涵上也并不局限于美国学派的研究范式,它体现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跨文化的独特性,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存在的根本依据。 The legitimization of parallel study in the disciplin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owes much to American School and it also largely represents American School.s study paradigm.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revived in1980 s and deeply influenced by American School,accepts the definition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by American School. Many Chinese scholars mistakenly trace parallel study back to American School,while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much earlier than American School,was born with parallel study. Furthermore,the parallel stud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not restricted to the study paradigm of American School,embodies cross-cultural study,which is the unique featur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hence the underlying base for Chinese Schoo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作者 高胜兵 Gao Shengbing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7,共11页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基金 安徽省质量工程“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20wyxm082)的部分成果。
关键词 平行研究 美国学派 中国学派 跨文化 比较文学学科 parallel study American School Chinese School cross-culture disciplin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作者简介 高胜兵,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翻译研究。电子邮箱:shbgao@aust.edu.cn。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52

  • 1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1):3-10. 被引量:282
  • 2刘泽华.天人合一与王权主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6(4):83-86. 被引量:38
  • 3江晓原.《周髀算经》盖天宇宙结构[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15(3):248-253. 被引量:12
  • 4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第8-9页,魏楚雄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 5福柯.《主体解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5页.
  •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A]..《三松堂全集》第二卷[C].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5页.
  • 7陈荣捷编著:《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杨儒宾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05页.
  • 8王先谦.《苟子集解》(下),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94页.
  • 9[美]韦勒克(R·Wellek),沃伦(A·Warren) 著,刘象愚等.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
  • 10成中英:《中西的本体差异与融通:本体互释与反思真理》,载方维规主编:《思想与方法:全球化时代中西对话的可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0页.

共引文献135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