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麻纸是中国古代出现最早的纸张,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麻纸都是社会上的主流用纸,隋唐时期仍能见到关于麻纸的记载。宋代以后,麻纸逐渐衰落,仅在北方的陕西、山西、甘肃、山东及东北少量生产,从市场视域出发,探寻宋代以后麻纸能够在北方区域传承的原因。研究发现,麻纸的特性适应北方的区域环境,能够满足生活使用、民俗应用和日常书写,并与当地的建筑和民俗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麻纸文化。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2期104-105,117,共3页
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基金
2017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山西麻纸工艺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7220)。
作者简介
王欢欢(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造纸史、传统工艺、文化遗产分析与保护;杨谷旸(1983-),男,河北石家庄,硕士,石家庄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