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本体与境界——冯友兰的《老子》诠释及其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当代对《老子》之道的诠释方法与种类很多,但在思维方式上还是以客观论的解释为主流,以冯友兰为代表。冯友兰将道诠释为“总原理”,在哲学史上源于韩非子,在诠释方法上源于西方的本体论与共相论。但冯友兰又提出“四个境界”说,将“道”境解释为“天地境界”,超越了主客对立的思维,“境界”比“本体”更契合《老子》之道的含义。张岱年的“本根论”克服了冯友兰本体论的局限,牟宗三的“大客观境界”更明确地揭示了道境超越主客对立的特性,从诠释史的角度看是一个进展。
作者 林光华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37,共10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仁学发展史(多卷本)”(19ZDA0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