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药用植物短梗五加播种育苗技术
Sowing and Breeding Seedling Technology of Medicinal plant Acanthopanax sessiliflor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短梗五加是北方地区地道的中药材,发展前景广阔。介绍了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重点阐述短梗五加播种育苗技术,为相关生产和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作者
姜世全
Jiang Shiquan
机构地区
穆棱市兴源镇政府林业站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第4期45-47,共3页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关键词
短梗五加
特性
种子
育苗
分类号
S567.1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杨坡,孙宝俊,刘娥,姜洪甲.
短梗五加食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2):43-44.
被引量:27
2
刘凤华.
短梗五加的利用价值及市场开发前景[J]
.生物学通报,2007,42(6):14-15.
被引量:23
3
刘娥,郭军,戴文佳.
短梗五加丰产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10(7):191-192.
被引量:7
4
刘宝同,薛鹏,潘杰,张鑫.
短梗刺五加人工栽培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18,31(2):92-93.
被引量:6
5
楚景月.
短梗五加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8(9):94-95.
被引量:5
6
吴菲.
短梗五加人工栽培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07(6):39-40.
被引量:3
7
吴力民,王永祥,潘永杰.
短梗五加的人工栽培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07,20(B05):145-145.
被引量:3
8
胡中成,郑伟刚,陆锡其,程亚军.
香榧苗木立枯病症状及防治试验[J]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1):56-58.
被引量:9
9
李定旭,田娟,陈根强.
葡萄斑叶蝉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
.昆虫知识,1997,34(3):154-156.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樊建,桂明英,赵天瑞,朱正良.
野生苦刺花食用价值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1):23-24.
被引量:13
2
陆家云.植物病原真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姜炳义,孙域久,张君义,等.长白山野生可食植物及采集与加工[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沈阳:辽宁省《新华书店》出版社,1970.
5
王兴福,段君刚,齐国军.
短梗五加林产品的采收与更新[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11(10):34-34.
被引量:1
6
雷庆锋,张保刚,卢珊,钱程远.
短梗五加反季棚菜栽培技术[J]
.辽宁林业科技,2009(1):61-62.
被引量:3
7
刘娥,郭军,戴文佳.
短梗五加丰产栽培技术[J]
.北方园艺,2010(7):191-192.
被引量:7
8
孙建胜,何海清,刘玮,狄志林.
短梗五加林下栽培初报[J]
.现代化农业,2003(2):20-21.
被引量:10
9
姚荣升,丁磊,谭学仁,胡万良,王雪松,张玉鹏.
短梗五加苗木繁育及栽培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2015(5):53-55.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78
1
扈丹,闫小英,黄敏.
关中地区葡萄二黄斑叶蝉生物学特性及种群消长规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6):59-66.
被引量:2
2
马德英,许克田,王惠卿,羌松,古丽斯亚.
新疆葡萄斑叶蝉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
.昆虫知识,2004,41(5):431-433.
被引量:10
3
郝彦俊,王锁牢,王剑,李广阔,李号宾,范咏梅.
几种杀虫剂对葡萄斑叶蝉的防效[J]
.新疆农业科学,2004,41(6):458-460.
被引量:9
4
宋月华,李子忠,李灿.
斑叶蝉族的研究进展(半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2):110-114.
被引量:3
5
胡祥林,朱雅芳,蔡美伟,蒋远飞.
香榧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J]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A02):149-151.
被引量:9
6
戴文圣,黎章矩,曹福亮,程晓建,喻卫武,符庆功,DAI Wen-shengm, LI Zhang-ju2, CAO Fu-liangI, CHENG Xiao-jian2, YU Wei-wu2, FU Qing-gong2.
我国榧树研究文献分析[J]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4):51-57.
被引量:16
7
赵凤军,刘明国,葛文志.
短梗五加扦插研究初报[J]
.北方园艺,2007(7):52-53.
被引量:2
8
魏书琴,沈育杰,孔春雨,秦柏鑫.
刺五加黑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J]
.特产研究,2007,29(4):19-21.
被引量:4
9
旷玲,周如军,傅俊范.
短梗五加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28-32.
被引量:6
10
李同华,魏为民,陈淑范.
刺五加的经济价值及其生物技术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08,28(2):57-59.
被引量:5
1
黄玉东.
油料植物文冠果造林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21(4):31-32.
被引量:1
2
李景忠.
紫穗槐绿化苗木培育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21(4):29-30.
被引量:1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