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包括重庆、涪陵、丰都、万县、奉节等市县在内的川东地区,社会情况复杂,食盐的运销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为此,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建立了川东盐务管理局,以进一步加强管理,并制订了公私兼营、以公为主、注重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的食盐运销方针;采取了肃清土匪保障运销安全、办理运输保险、减少损失、增强盐款汇兑、以利适转、发动群众、组织运输工人、争取运输工具、增加运量等积极的运输措施;在食盐销售方面,则采取了加强计划运销、贯彻经济核算制、扩大至乡村普遍组织合作社等行之有效的积极措施,使新中国成立初期川东地区的食盐运销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障了民众对食盐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了解放初期川东地区的社会稳定,对于川东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4-130,共7页
                    
                
                    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重庆市社会科规划项目“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社会教育研究”(2019YBKZ15)。
            
    
    
    
                作者简介
杜俊华(1971—),男,重庆九龙坡人,博士,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