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在小意象中呈现大视域——读沈苇诗《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读鸠摩罗什的图说版本《金刚经》,优美的汉语表达,矗立起另外一座语言的佛塔,后有人推荐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也读了大半部分。鸠摩罗什是一个时代的记录,但我更欣赏南怀瑾接地气的解读。说上面这一段,没别的意思,事有凑巧。因为《金刚经》的恒河之沙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并且我也一直想写一首《沙》的诗作,至今没着一字。
作者 易飞
出处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第3期122-124,共3页 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Review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