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0个紫苏新品种在北京地区引种表现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筛选适宜北京本地种植的优良紫苏品种,从河北、贵州等地引种10个紫苏新品种(系),以北京本地传统紫苏品种为对照,筛选出在北京适应性强、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品种。试验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在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等指标上均较优,河北品种‘冀紫2号’和贵州品种‘奇苏2号’表现突出。在生物量产量方面,‘冀紫2号’和‘奇苏2号’叶片产量最高,二者平均单株叶片产量分别为0.17 kg和0.16 kg,叶片口感好。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的茎、叶种子的有效药用成分结果显示,‘奇苏2号’叶片挥发油含量为0.78%(mL/g),茎梗迷迭香酸含量为0.52%,种子迷迭香酸含量为0.68%;‘冀紫2号’叶片挥发油含量为1.01%(mL/g),茎梗迷迭香酸含量为0.67%,种子迷迭香酸含量为0.62%,3种不同药用部位的药效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供试品种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表明,‘奇苏2号’和‘冀紫2号’均优于其余品种。综合生育期长短、不同部位有效药用成分、抗性等指标,‘奇苏2号’和‘冀紫2号’整体表现较好,可作为潜力品种在北京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3期172-176,共5页
基金 2020年北京市粮田休耕及特色粮经作物技术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 石颜通(1987-),男,硕士,工程师,从事中药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电话:15210506488,E-mail:shiyantong9@163.c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158

共引文献281

同被引文献26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