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于盆底损伤、缺陷及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1]。PFD虽非致命性的疾病,但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资料显示,女性PFD的患病率为23.7%[2]。到80岁时,女性一生中因POP或SUI而行手术治疗的概率为20%[3],因复发或其他原因再次手术率约为30%[4]。传统的盆底修复手术通常采用自体组织修补来治疗POP,但由于脱垂的组织力量薄弱而临床复发率较高[5]。
作者
艾方方
王世军
AI Fangfang;WANG Shijun(不详)
出处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1年第1期39-44,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Family Planning & Gynecotokology
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青年培育基金(项目编号:QNPY2020013)。
作者简介
艾方方,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博士研究生,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妇科、妇科肿瘤、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通信作者:王世军,E-mail:wsj9188@126.com。